低年平博级期末测评变身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游戏化呈现你爱了吗?
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刘艺帆 记者 黄艳)南京各小学本周进入期末考试周,对于小学一、二年级平博 平博官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测评变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在精心设计的游戏中展现自己习得的能力。老师们都给孩子们准备了什么?一起来提前感受一下。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校园搬新家,校长陆文琦介绍,一、二年级的嘉年华活动,主题延续了“在一城山水中创造着成长”,也结合学校的15分钟教育圈,分成三个篇章:寻城、观山、阅水。寻城就是明城墙,观山就是鸡笼山,阅水就是玄武湖,在这三大篇章里融合了多个学科,体现游戏化、综合化、实践化。在她看来,这其实不能算一种考试,而是一种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们设定了具体的生活化情境,在呈现过程中,会连接到学生本学期学到的学科知识,也会连接教材和课程标准,是有依据的。
相较于传统的书面考试,陆文琦认为嘉年华活动形式比较活泼,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另外非常契合现在的课程改革,如新课标的要求,用一种跨学科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当中解决复杂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调动多个学科的知识。其实就是在分科教学的大背景下,促进了全人的发展。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德育处主任赵昌竹介绍,长江路小学落实“双减”要求,基于课程标准和儿童立场,改变传统的纸笔考试型评价模式,开展以主题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为基本特征的综合评价,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测评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梳理各学科的知识理解点、技能应用点、能力表现点。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在主题情境中要将学科知识、能力的考核融在一起,开发立体式的测评内容,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无纸化测评可以通过游戏化、活动化、情境化的测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实践性、表现性的测评活动中“寓评于乐”,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双重需要。学校自2018年以来,持续开展了一、二年级“畅畅笑笑乐评园”期末综合性评价活动。“乐评园”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从学科整合的视角出发,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以学科课程年段目标为标准,借助主题性评价活动,开展寓评于乐的“玩中评、乐中评”,综合评估学生在“语言理解与表达”“数理逻辑与分析”“身体运动与协调”“创意想象与表达”“合作交流与协同”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中的重要方面。陶行知先生在《人有两个宝》中提出了“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为了深化陶行知先生的劳动教育思想,促进“五育融合”,加上即将迎来农历“龙年”,本次乐评园活动以龙年元素和劳动为活动主题,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中相应的学业质量要求,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多学科融合开发活动和游戏,吸引学生投身其中,品尝学习的快乐,提升综合素养。本次测评将重心落在“学科+”,在幼小衔接过渡的关键时间点着力,通过打造贴近儿童的活动来培养学生乐学好问的品质,通过同伴合作、分工协同、集体闯关等形式引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持续热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