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博PINNACLE上月留交会、创投大会、软件大会接力举行一系列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年中南京经济发展“引擎”轰鸣
平博 平博平台平博 平博平台6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开幕;6月21日,我市举行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6月24日,2024南京软件大会暨工业软件供需大会开幕……
时至年中,正值盛夏,我市连续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一系列重大项目,全力稳预期、稳增长,努力推动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趋优趋新的良好态势。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全市上下步履铿锵、热情满怀,紧扣服务支撑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努力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为产业科技创新“轰鸣”,让创新者跑得更快,也让领先者越跑越远。
当前,我市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在立足科教资源等优势、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同时,还持续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厚植产业强市“新动能”。
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市初步构建形成了科技成果“成果产出—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工程化转化—企业孵化”的全链条转化流程,并持续探索“高校院所主导科研成果转化、企业主导科技创新合作、政府主导科创生态优化”的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目前全市共有市级新研机构376家,累计孵化引进企业7209家。同时,拥有各类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12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13家。
“咱的新药获批上市了!”6月17日,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创新药“甲磺酸瑞厄替尼片(商品名:圣瑞沙)”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中国药科大学(玄武门校区)内,中国药科大学—圣和联合实验室内的人们瞬间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早在9年前,圣和药业就和中国药科大学共建了研发中心,同年,恒瑞医药与该校共建的联合研发中心——恒瑞南京研究所成立。今年年初学校还与鼓楼区政府联合成立了中国药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科技创新积厚成势,为产业升级夯基垒台。热腾腾的“南京创造”,托举响当当的“南京制造”。
一台精密设备,测试测量标准有多小?南京经开区企业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答案是:0.1微米级,相当于“头发丝的1/400”;
一台新能源车,充电速度有多快?江宁开发区生产充电桩的制造业企业英飞源的答案是:充电5分钟即可续航300公里;
一块钢材,能有多“抗冻”?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南钢集团的答案是:“9镍钢”在-196℃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性能……
在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一批原始创新重大科技成果更是让全球为之眼前一亮:紫金山实验室6G光子太赫兹通信实时传输速率提升到1Tbps;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成功克隆水稻籼粳亚种关键基因,为优质高产育种和广亲和水稻种质资源创制提供支撑;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突破了6英寸碳化硅MOSFET批量生产技术,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浓缩动力转换之“进”,彰显产业升级之“进”,动能充沛、蹄疾步稳。
人才荟萃、创新兴盛,是南京城市发展的鲜明特色。为人才近悦远来“轰鸣”,让人才来宁有用武之地,留宁无后顾之忧。
作为“中国科教第三城”,南京大院大所林立。集成电路EDA、第三代半导体、膜材料等国创中心相继落地,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360人,累计引进留学归国人才突破10万人。2023年,全市人才总量近400万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前,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前所未有,事业发展和政策创新为人才营造的条件前所未有。南京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主攻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迫切需要更好激发广大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近年来,南京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连续举办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等,以国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为牵引,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产才融合发展和国际创新资源合作。与此同时,出台“人才强市25条”,不断优化紫金山英才计划,支持重点产业、高校院所人才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是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是图灵奖创立以来唯一获奖的华裔学者。
20年前,他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回到祖国时,姚期智曾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这件大事,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引领中国‘图灵’之路”。2018年4月,姚期智率队组建的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落户我市栖霞区。
如今,六载春秋倏忽而逝,研究院也已硕果累累——成功孵化、投资超过67家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覆盖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生活、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平台、芯片科技等人工智能产业链各个环节,初步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创新企业集群。
甘肃小伙刘伯敏,毕业于南京高校,创立了“苏青合伙人”青创服务生态链品牌。他把南京的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与长三角、都市圈城市深度对接合作。“苏青合伙人”总部基地设在南京,同时在上海、淮安、滁州等地都搭建了平台,累计服务培育各类企业1500余家;同时联动长三角50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推动形成“研发在南京,制造在周边”的模式……
当“夏”,科技领军人才加速集聚南京、高技能人才数量领先、青年人才近悦远来,“宁”聚为竞相奔涌的追赶“势能”。
南京是“天下文枢”,也是国家级重要枢纽城市。近年来,为枢纽联通内外“轰鸣”,我市做强对外交通“大动脉”、做优区域交通“通勤圈”、做好城市交通“一张网”,积极服务全省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大力拓展双向开放空间,打造更显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发挥引领作用。
站在更长时间轴上看南京,从改革开放初期仅有一座军民合用的大校场机场、3条铁路,仅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实现了公路、铁路的跨江交通,到如今成为江苏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高铁枢纽、千万级大型机场、亿吨级海港的城市,向着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稳步迈进,印刻了我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足迹。
近年来,我市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努力在服务全省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中找准定位、扛起担当。
6月19日,一批来自香港玛丽医院的模拟冷包搭乘国泰航空CX356航班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入境,经机场海关快速查验放行后被送往江北新区驯鹿生物企业工厂。此次入境试单成功为南京CAR-T细胞治疗药物进出口打通了一条“绿色通道”,为更多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本地生物医药企业从南京进出口提供便利。
南京高标准谋划枢纽功能定位,基本形成以机场、铁路站、沿江港口、公路货场、邮政快递中心等为核心的枢纽体系,成为产业发展的“开路先锋”,破解“行路难”。
从这里,走出了数字货运平台满帮、数智物流与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储智运、跨境电商B2B(商业对商业)平台中国制造网,国内领先的全链路数字化货运履约平台福佑卡车,面向中国下沉市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汇通达……在南京,他们就能为物畅其流提供平台支撑,货通天下。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为产业链融合共进“轰鸣”,“链”出新质生产力,“链”出发展新动能。
在浦口区,无人机穿行于江面变身“飞天快递”,血液运输让救治效率开启“倍速模式”,长江巡查远程“一键开机”,低空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资源;在江宁高新区,板块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国药大药谷”启用,以科技之“智”助医疗之“治”;在南京经开区,中国(南京)智谷,AIValley、AITower、AITown、AIPlatform为人工智能优势赛道产业集群蓄势储能……处处可见南京“头号工程”产业强市衔枚疾进的身影。
一个个彰显“南京力量”的产业集群加紧强链、补链、延链,撑起区域新一轮跨越赶超的脊梁。
去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强市建设推进会,发布《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今年3月,南京出台“产业强市行动2024工作要点”,画出今年产业强市建设的具体“施工图”。仅仅时隔3个月,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南京又发布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4+N”产业基金集群,构建起“重点产业全覆盖,服务生命全周期”的基金接续投资体系……
政策措施、金融支持鼓点愈敲愈密,向“宁”奔赴、为“宁”而来步伐越来越快。
目前,南京已形成1个8000亿级、1个3000亿级、4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产业体系环环相扣、并肩升级,市场持续扩容、创新迭出。
2024南京软件大会暨工业软件供需大会上,我市又明确,大力推进数实融合、软硬结合,把握高端化趋势,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的强劲引擎。
放眼南京,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激荡交响,发展“等不起”“慢不得”,奋战“闲不了”“坐不住”,工地赶进度、企业拼生产、政府优营商环境、干部抓服务落实……经济发展热浪一浪接一浪,推进热潮一潮又一潮。
作为省会城市和经济大市,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进入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呈现加快回升的良好态势。同时,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年年有成,久久为功,聚创新之能、集人才之势,使产业筋骨能够更强劲、企业细胞能够更活跃、科创森林更茂盛,支撑着南京的高质量发展,也必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力南京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创造精彩。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