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博PINNACLE想转游戏设计来看看哪些专业方向更合适?
想转到游戏,还是要先搞清楚哪些专业适合转,这样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个游戏从无到有都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工作~
除了肉眼可见的精美的场景和生动的游戏角色,以及游戏体验方面的游戏情节、关卡设定,再有就是我们看不到的,背后支撑起一个游戏运行的算法和引擎等等。
所以可以转到游戏领域的专业也大致分为3类:游戏美术、体验策划和技术支持。那么哪些专业适合转到这些方向呢↓↓↓
纯艺、动画和数媒这类偏视觉艺术专业的同学,非常适合进行针对人物形象、服化道以及游戏特效相关的游戏美术设计。
这类偏艺术的专业虽然转到游戏跨度不大,但是由于美国一些综合类院校更多把游戏美术作为游戏设计硕士的一个方向,申请时也会要求申请者具有强大的数字或美术背景,因此想要跨游戏制作、游戏开发这种技术类专业难度较大。
其中适合大家申请的专业方向就是Game Arts。该方向的学生专注于建立、交流和分析游戏的视觉语言,在申请时学校要求学生提交艺术作品集,并且作品集要证明你拥有强大的艺术基础,作品是原创的传统或数字艺术品皆可。
如果你在此基础上还会一些编程,那么还可以申请Technical Art方向。这个方向除了要求申请人有3D建模、动画、技术动画和视觉特效等艺术能力,还要有Python或C++ 等编程知识。
除了犹他,大家还可以考虑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提供数字游戏交互硕士的南卫理公会大学。该硕士专业下有游戏美术、关卡设计、制作、开发四大方向,它的游戏美术方向叫做Art Creation,致力于寻找拥有传统媒介艺术背景的申请者,比如绘画、雕塑等等。
首先是交互专业。其实游戏也是交互的一种,当我们玩主机游戏时我们就是一种人机交互的体现;当我们玩一些桌游和线下游戏,那我们就是在进行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互。
所以从设计本身出发,交互专业的同学可能更擅长从互动及逻辑方面考虑设计方案。
其次是建筑设计,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开设建筑与游戏相结合的专业(比如UCL的电影与视频游戏架构),而且越来越多的公司也乐于去招聘有建筑背景的学生去做地编或一些关卡美术的职位。
对于建筑的同学来说,建筑学的知识和在游戏关卡中需要运用的知识都是相通的,比如正负空间、空间排布等等。
这两类专业的同学都非常适合转做游戏关卡、策划方面的设计。比如我们上文所提到的南卫理公会大学SMU,它的几个方向里最热门的便是关卡设计方向:Level Design。
SMU的关卡设计培养学生利用关卡编辑器的功能来创建完整玩家体验的能力。此外还要使用脚本来设计游戏进程,实施关卡架构来定义玩家流程,并整合美学元素来影响和产生玩家沉浸感。还要利用不同的视角和背景,考虑玩家的心理和动机来提升整体游戏体验。
如果你更看重学校的综排,也可以考虑游戏设计非常强势的南加州大学USC。建筑专业的同学适合申请开设在电影艺术学院下的游戏设计与开发MS,这个专业需要申请者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的来自计算机工程、建筑等背景。
交互专业的同学适合申请USC的互动媒体Interactive MediaMFA,核心课程大多数为交互设计与制作和交互实验studio,专业课程涉及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游戏原型制作等多个方面,交互专业本科所学的知识可以在这个专业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和扩展。
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这类技术流的专业,得益于本科阶段扎实的算法和编程知识,可以说转做游戏开发相当丝滑!除了可以开发手游端游,如果玩转了虚拟现实,做3A游戏也不在话下~
若你本科背景还不错的话,可以考虑南加大工程学院下的计算机科学:游戏开发MS,该专业专注于培养学生在娱乐和严肃游戏领域设计下一代游戏和模拟及其所需的技术。
还可以选择注重游戏技术实现的卡梅MET,MET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艺术设计两种专业,有卡梅计算机和设计两大专业的一流教学背景支持。
“不是理学硕士,也不是文学硕士或美术学位,而是娱乐技术跨学科领域的独特专业学位课程。”非常适合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申请。
如果你本科是顶尖985或者海本背景,更建议你冲藤校的游戏开发。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计算机图形与游戏技术MSE。
宾大的游戏技术旨在培养学生了解最先进的图形和动画技术,以及交互式媒体设计原理、产品开发方法论和工程创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设计师、技术动画师、技术总监和游戏程序员等职业。
核心课程包含3D建模、计算机动画、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硬核技术,学生还可以自由选择工程创业、产品设计或网页设计的辅修课程。
并且宾大要求只有计算机科学或工程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申请,若非此背景,入学则需在第一年完成该系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硕士(MCIT)课程后,入读游戏技术专业。
总的来看,如果你想转专业到游戏设计,无论是偏美术、偏设计或偏技术的方向你都可以找到。但若你想有更多游戏方向可以选择,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编程能力,也建议大家在作品集中适当加入一些编程项目来体现你的技术基础哦~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